【#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汇总》,欢迎阅读!

文言文汇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全文意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之:助词,相当于“的”。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甚:很。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停顿的地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刘义庆(南朝)《世说新语》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 鼓:弹。曰:说。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 之:他。 得: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全文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倾听)。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便说:“你弹得真好听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你弹得真好听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定能从琴声中知晓。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摔破了琴,弄断了琴弦,决定一生不再弹琴。
停顿的地方: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明代 冯梦龙 《警世通言》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文意思: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地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不在焉,老认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把它打下来。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围棋,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缴”字的另一个读音jiǎo,是交纳、交付的意思。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停顿的地方: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中心: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 或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方可成功!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篇文中出来的)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全文意思: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中午时要近一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篷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而略带寒意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注释:日:太阳。 东:到东方。 游:游历,游学。 辩斗:争辩。 辩:辩论;斗:争斗 其:指代两小儿。 故:原因,缘故。 以:认为。 去:距离。 初:刚刚。 中:中午
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者:……的太阳。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伸手`伸出。 汤:热水。 决:判定,判断。 孰:谁,哪一个。 汝:你。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孰:谁。为:通“谓”。“知”通“智”,智慧。 乎:呢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沧沧凉凉:比喻太阳刚升出来时十分凉爽。 知:知识。智慧。
停顿的地方: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中心思想:
一、要有探究自然的精神。 二、要善于观察,独立思考。
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六、片面的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