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教育好孩子》,欢迎阅读!

如何教育好孩子
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好,今天坐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来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每天早上女儿不醒就走了,晚上回来的时候女儿已经做完作业了,基本上没有教育过自己的女儿,所以今天谈这个话题总感觉有点惭愧,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不过,在学校里也开过家长会,也和很多的学生家长交流过,探讨过这个问题,所以我就把这几年积累的一点粗浅的理解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大人多,孩子少,可想而知孩子在家里的地位了,再加上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能够说现在的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作为家长就更不用说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现在的社会又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没有知识,没有水平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所以只要是为了孩子那是什么都愿意付出的。所以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也是每一位家长很头疼的事情,更是社会、学校所注重的大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所以家庭教育也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极为重要的阶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等,来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做事,先做人,这也是我在学校里经常和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即使你的成绩再好,也不会对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的,所以教育孩子应该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提升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孩子通过不同的途径多了解国内、外的历史人物,我就给女儿准备了一套小画册,包括我国古今的一些杰出人物,让孩子多学习其中人物好的方面,做到优而吸之,劣而弃之。教育他们要懂得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劳动、知错就改、好的东西要能和别人分享等品质,而决不能钻入学习成绩的牛角尖,单纯追求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成长,要准确引导孩子堂堂正正地去做人。
二、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首先家长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让孩子知道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对于孩子坏的学习习惯,不能一味地加以指责,而应去引导他改正,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习惯。我的女儿有一段时间放学后不做作业,看电视,玩电脑,特别是周末的时候,我们就教育她好学生要放学后先做作业,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做完,结合小画册中的相关故事,这样时间长了就养成了放学做作业的习惯。有些孩子可能在幼儿园里就学写字,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按准确的笔顺书写,拿笔的姿势是否准确,这个点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能够这么给大家说,现在有很多初中生不会写字,有些初三的学生都没有我女儿写的好,显然家长没有从小注意到孩子的这个点。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和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氛围中才能茁壮成长。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求知欲的一种反映,家长不但要尊重和准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要主动挖掘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们要耐心、确切、简单地给予答复,并引导孩子通过读书、思考,去寻找完美的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孩子就会渴望去理解新的事物,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会演变成强烈的求知欲。
再者要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学习毅力。孩子的兴趣广泛了,那么他的求知范围也就扩大了,知识经验也随之增多了。家长在引导孩子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还要设法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协助孩子妥善安排好做作业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发现孩子有什么爱好,力
所能及地支持她,女儿爱看书,办借书卡,选好书籍、指导阅读;想弹琴,就买了电子琴;爱好画画,就给她买了纸、笔等用具,逐步提升孩子的兴趣,我想让女儿学书法,但她不喜欢,也就不能勉为其难了。家长还能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或者假期的时间带着孩子实行一次短途的旅游,创造条件让孩子多看、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扩大生活范围,增长见识。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家长要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的学习毅力,持续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必须要有恒心,重要的不是一、二天能学习多长时间,而是天天如此,要坚持不懈。
还有如何准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她深受鼓舞,提升兴趣,增强信心,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个点是很必要的,其实孩子就是“夸”出来的。但夸奖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太过度的夸奖。孩子考试考得很好,家长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引导孩子找出不足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谦受益,满招损”。当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时,要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助孩子总结教训,增强孩子的信心,促使孩子进一步提升自己学习成绩。
三、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孩子好比是一本书,很多家长只顾着往后翻,但真正读懂却十分不容易。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勤交流,以好朋友的身份去注重、协助孩子。家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蹲下身子和孩子交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读懂了这个世界,家长也就会读懂了这本书,即——孩子。这样一来,家长也就自不过然地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骂,与孩子实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只能使事情适得其反,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和我们交流了。我们非常注重和女儿的交流,平时让她说说同学们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这样,家长才能把准确的思想和经验灌输给孩子,有效地防止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注重和班主任的联系。和孩子的班主任多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在家里的情况,经常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坚持每天给孩子检查作业、并签字,同时将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在家里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家长和班主任即时、全面地掌握孩子的情况。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衡量一个老师的水平不单单是他的教学水平,更应该看他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孩子通过班主任和老师的培养,成绩提升了,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总来说之,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初中的老师,我认为如果孩子小学打不好基础,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的兴趣,到了初中成绩会下降的很快,到那时再让孩子抓紧就已经晚了。所以做为孩子的家长从现在起就一定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栋梁之材。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理解与大家共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出。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