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浅析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作者:罗慧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25期
摘 要: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到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他们越来越渴望独立,渴望摆脱教师、家长的约束和管制,但教师和家长仍然对他们严加管教,于是就特别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习惯性地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的态度,影响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因此,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并及时进行疏导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在阐述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后,谈谈有哪些有效的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学生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随着青少年知识的增加、生活经验的丰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人和事,于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认识到重视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性,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来进行疏导,防止学生遭受其不良影响,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抵触正面宣传,认同不良倾向
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对学校、班主任的一些正面的宣传,表现出一种鄙视、不认同甚至反对的心态,他们很容易抓住社会上或者学校里个别不公正的事例来完全否定学校或者教师的宣传,有时甚至就是为了反对教师而反对,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立性,为了摆脱教师的管教,显得特别具有反抗倾向。例如,教师例举感动中国人物来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学生却不“买账”,甚至将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看作“傻子”,内心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影响班主任的教育效果。
(二)对各种规章制度消极抵抗或否定
处于逆反期的学生,往往对于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者班级制度持蔑视的态度,认为这些制度都是为了压制自己的,是没有人权的,于是对学校的、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常常做出违反纪律的事情,不利于班主任的正常纪律管理。 (三)对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拒不配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