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

2023-01-02 17:0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欢迎阅读!
中班
中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

设计意图

初次读《谁吃了我的粥?》,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一本引导幼儿决“厌食”难题的图画书。后来再读,首先被那温馨、细腻的画风吸引住,小熊一家幸福、和谐的生活状态尽情流淌在每页图画当中。对图画的兴趣,让我更愿意在字里行间去寻找和发现作者创作时的原发情愫。经过细细的咀嚼和品味,我恍然大悟,原来《谁吃了我的粥?的另外蕴意是“谁分享了我的爱”。故事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哥,这说明小熊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还有爸爸采的蜂蜜、爷爷奶奶采的浆果、叔叔和阿姨采的榛子,这代表着全家人对小熊浓浓的爱。

厌食是幼儿早期阶段的共性,解决孩子厌食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家长们绞尽脑汁,办法用尽,可“厌食的小熊”能否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爱”心?食物对孩子来说可以随便弃之,唯有父母的爱才能让孩子视如珍宝。作者用何其敏锐和柔软的情感,把看似寻常普通的生活常态,用灵动的笔尖化“白粥”为“大爱”,牵引孩子去感受、理解、珍惜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并且开始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分享。

围绕这个绘本,我们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分别对应三个课时:1.自主探索,初步理解阅读内容,初步理解全家人对小熊的爱。2.自主总结和交流阅读感受,认识到“厌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3.会感恩于父母的爱,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意。本文为整体教学的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观察图画,能够准确地为图中人物定位。

2. 在听赏的过程中,找出“小熊的粥不见了”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表达出来。

3. 初步感受全家人对小熊的关爱,认识到“厌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班得瑞《童年》,绘本《谁吃的我的粥?电子书或者ppt,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人公,设置疑问

师:欢迎小朋友来到图画书阅读屋,今天我们故事屋的小主人公会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使用暗语打开阅读屋的大门——

师幼共同:阅读树,阅读树,快开花! 师:开朵什么花? 幼:开朵智慧花!

师:今天是谁给我们带来智慧花呢?有请今天的“智慧花小使者”小熊。小熊不仅送来了智慧花,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需要帮他解开这个难题,他才能将这朵智慧花送给我们。到底是什么难题呢?

二、扉页导入,引出主题“谁吃了我的粥”

师:你们看小熊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碗,而碗是用来装吃的,可小熊的碗都快扣到头上啦,也没有见到吃的东西掉出来。猜猜看,小熊的难题是什么?

三、出示人物图画,介绍故事人物背景

师:想要解决难题可不容易,我先替小熊考察一下你们,请擦亮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图画上的人物是小熊的什么人?

说明: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特点,来判断各人物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哥),这为幼儿观察、理解、判断、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四、片断赏析,了解故事大致情节

师:恭喜小朋友顺利通过考验,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看,还要听,这次小耳朵也要发挥作用啦,能不能从这段话里找出小熊的粥为什么不见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t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