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美与共》教案》,欢迎阅读!

《美美与共》教案
美美与共 【学习目标】
【教学时数】:11.导入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3.背景介绍
于1990年12月,在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箴言。4.字词积累
纷至沓(tà)来酝酿(yùnniàng)相得益彰(zhāng)糟粕(pò)收殓(lin)抵(d)制词语解释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者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5.课文深入
点是什么?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怎么 解释?
3)为什么要“各美其美”?4)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5)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
6)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需要世界各国 摈弃怎样的心理?7)如何实现“美美与共”?
8)文中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而不责人”等 格言的目的是什么?
9)如何实现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世界上?6.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日本访唐等例子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哲学思想
对比论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课堂总结】
1.首先(1、2段)提出中心论点,并分析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
2.接着(3-6段)具体分析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之处并举例说明实现的可能性,指出要善于“美人之美”。3.最后(7段)提出要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写作特点】
1.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2.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先论证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然后论证更深层次的“美美与共”。
3.论据典型,结合中国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在论述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大量成语和名人名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p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