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古诗的情境教学》,欢迎阅读!

小学古诗的情境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凝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就能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一、创设情境学古诗
1、音乐渲染法
音乐同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借助音乐独到的感染力,渲染烘托出古诗洋溢的气氛,创设出一个与诗意贴切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心的感受,走进情境。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以叙述的笔调记录了诗人在黄鹤楼上送别朋友的事情,全诗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离别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辅以古曲《送别》,凄婉的音乐声里,朋友即将远去的情调很自然地就表达出来了。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闭上眼睛去听、去悟,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繁花似锦的三月,面对分别的意境之中。
2、诗画结合法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多呈现直观思维的内容可加深理解。一幅与学习的诗歌紧密相关的图画,学生不仅可以被画中的景物所吸引,加深古诗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由画出发,进入意境,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绝句》一首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幅《春意图》,画中有黄鹂、白鹭、远山、白雪、茅屋、小舟等物象。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的时候,我让学生再进一步想图上还有什么没有画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画更恰当。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把诗的内容学会了,互动中进入意境,又感悟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欢之情。
3、想象法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学习每首古诗,在理解了诗句内容后,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诗中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展现出来。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紧紧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这一问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碧绿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有的是卷起的尖角,有的是蜻蜓的飞机场,还有水珠在滚动呢?荷花有全开的,还有花骨朵的,像八仙女翩翩起舞。还有小鱼在嬉戏,蝴蝶在飞舞……学生对诗的意境进行了创造,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古诗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诵。通过开展诗
歌朗诵会、背古诗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明确诵读要求,指导诵读方法,让学生乐于读、乐于诵、乐于记,争取做到学习一首古诗,背诵一首古诗。
三、创设情境应用古诗
学习古诗固然是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与作者对话,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与人对话、演讲、写作文中恰当引用古诗词。如开展综合实践课,假想有一名沉湎网吧的少年,我让学生用古诗词对他进行规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运用。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古诗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9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