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规范

2022-11-09 23:11: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规范》,欢迎阅读!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



依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一、公文处理的原则和要求 1.原则:实事求是、精简、高效 2.要求:及时、准确、安全

二、公文处理环节 1公文拟制

2公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收文办理) 3公文管理

4.立卷归档

三、公文文种

200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文种为1313

1.命令(令)2.议案;3.决定;4.意见;5.公告;6.通告;7.通知; 8.通报;9报告10.请示;11.批复;12.函;13.会议纪要。 文种

《办法》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使用者是有限定的发令机关及其法定代表。

命令(令) 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如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总

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等等)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除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党、人大、军队机关外,

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企事业单位乃至人民团体,都可使用。(决定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一般用于上级机关向下行文,也可在本机关事项。 内部使用。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通常由权利机关、监督机关使用,人们团体、者法定事项。

基层单位一般不用。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不仅高级机关可以使用,一般行政机关可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使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可使用。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通知

党委、人大、行政和军队机关,人民团体和

企事业单位也可使用。“通知”属下行文,

决定

公告 通告

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主送单位是下级机关,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

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关需要了解的,可用“抄送”形式,对上级

尤其不能下“通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各级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分为表彰性、

评性、传达性通报)

通报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有议案提出权的机关或符合法定人数的代

议案

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所有相对下级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报

报告

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告”是上行文,主送机关是有隶属的直接上

级,一般不允许越级上报。


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所有相对下级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请准。 示”是上行文,主送机关是有隶属的直接上

级,一般不允许越级上报。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使用“批复”的前提是下级机关上报“请示”批复只主送请示的机关,如果其他机关也需要知道批复的内容时,应用抄送的形式传达。

批复

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党、政、人大各级机关都可以使用“意见” 理办法。

“适用于不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各级机关都可以使用。“函”分为商洽函、问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答函、批答函。

批事项。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各级机关都可以使用。“会议纪要”属于综合



会议纪要 事项。

性文种,既可上报,又可下发,也可平行使

用。



“请示”与“报告”区别:

第一,行文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机关给以直接的答复,即批复;报告则主要是下情上呈,不要求批复。即使是希望上级转发的报告也不要求上级机关予以批复,而只是请求批转有关单位知照。

第二,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待上级予以指示或批准(即批复)后,才能按上级的要求进行工作或处理有关问题,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事前、事中、事后均可。

第三,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性的、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主要着眼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回复询问。

四、公文格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x5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