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朝宋乐府诗歌研究(20210510205358)》,欢迎阅读!

南朝宋乐府诗歌研究
经历了汉末乱世、魏晋两朝 , 自周传承的礼乐制度未然千疮百孔
府诗歌的特色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亲密有关
, 这一期间乐
, 和政治动乱、战乱频仍相表里的 , 是国
, 这一时
家的礼崩乐坏。刘宋作为南朝的第一个朝代 , 也是南朝四代中历时最长的
期的礼乐文化和乐府诗歌承前启后 , 同前后时代对比 , 表现出了其特有的特色。
整体来看 ,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录了刘宋一代乐府诗歌
731 首 , 此中明确
著录作者的有 368 首, 作者不明的则有 363 首, 因而可知刘宋乐府之盛。 经过梳理 刘宋乐府诗歌的体式、分类概略和历代载录状况 一个宏观的掌握 , 对深入商讨其特色大有裨益。
刘宋王室雅好艺文 , 建国之初便着手恢复礼乐 , 宋武帝刘裕在位期间参照汉
魏礼乐制度 , 重修乐府等机构 , 设太常令丞、 明堂令丞、太乐令丞、 太庙令丞等官
, 能够对这一期间的乐府诗歌有
职 , 掌管礼乐有关事宜 , 并下诏创制乐府歌辞 , 别的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明帝刘彧都或多或少对南朝宋的礼乐制度建设做过必定贡献。 这类贡献不单表此刻宫廷礼乐上 , 在俗乐上亦有所建树 , 特别是对吴声西曲歌辞发展的推进。
不一样于曹魏期间的一花独放 , 此时的文人乐府诗表现出繁荣昌盛的活力 , 作
者虽不多 , 但作质量量整体看来却不容小觑。 以有关主体为标准区分 , 能够将这一期间的乐府诗歌分为三类 : 宫廷乐府、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
作为雅乐的宫廷礼乐 , 一般在南郊、明堂、宗庙等特意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演奏 , 乐府诗歌中沿革的配乐和仪式步骤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 尤以《宋章庙乐
舞歌》最具代表性。产生于这一期间的文人乐府诗依据内容来看 , 能够区分为边塞乐府、言志乐府和闺情乐府三类 , 反响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 此中有拟
古之诗 , 亦有开创之句。
乐府民歌主要散布在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和杂歌谣辞三大类中
, 民歌因为作
者和产生时代不具确立性 , 因此同为民歌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在内容和形式上
都拥有有关性。以《子夜四时歌》对《子夜歌》的传承与新变的个案研究为例
,
从本领、体式、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一期间的乐府民歌特色进行研究。
魏晋南北朝期间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
, 极大一部分原由是此时出现了
文学责备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波及刘宋期间的乐府评
论 , 自此 , 后代诗话中间或议论者不在少量 , 而笔墨多集中于元嘉三大家——颜延之、谢灵运、鲍照 , 此中又以鲍照为最。
颜谢二人仅数篇诗歌被评点 , 且角度相对固定 , 相较于此 , 对鲍照的点评则表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诗歌的体裁、形式、内容 , 以致名篇名句 , 皆有所波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