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案、教学设计

2023-01-17 08:4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术《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文人,中国,教学设计,教案,美术
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 识目标: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文人画的基本含义



2. 力目标:1、能清晰的对文人画的含义进行简单表述。2、能大致了解文人画的发展,

及其重要人物与作品。

3. 感目标:1、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乐于观察的意识、善于思考的态度和敢于评价的

勇气 2 体验中国传统瑰宝文化的魅力,加深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学重点:文人画的内涵,历史发展以及精神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清晰的了解文人画含义和精神内涵。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视频播放 引导课题

第二环节:课堂讲解 细致分析第三环节:课堂提问 总结提升第四环节:总结全课 引发思考

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以视频《水调歌头》诵读引导课题,吸引学生兴趣。通过结合大文 学家苏轼的身份来揭示课题—— 《中国文人画》。

二、课堂讲解:展示六张图片让学生从其中选出那些是文人画,通过对比让学生自感受文人画和其他绘画的不同。初步感受中国绘画,激发学生兴趣。

1. 出问题什么是文人画总述文人画的含义。从五个方面用对比分析什么是文人

画。分别是从名称,技巧,画面,表达思想意境及其代表人物来得到文人画所代表的字面以 及其深刻的含义。既从名称看 , 文人与画匠画家在身份、地位、学识、涵养的不同。所以文人绘画区别于装饰性较强的院画以及大多以实用性为目的民间绘画。从技巧看, 并不注重精细 的表现,更在意其表达的神似。从画面看,一则多留白,在其意境也为后诗书画印结合



1 3


在空间上提供条件。二则南宗之后注重于意向的抒发,而北宗重绘画功力,重形似的不同。从意境看,更加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心情品性,修养与性情。也能变相反应出作者当代的社会情况。

2. 述文人画的发展 (既从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近现代)的顺序。魏晋南北

朝出现其创作思想。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心;宋文人画运动:苏轼提出士人画一词,文人画运动开始,宋徽宗翰林图画院把文人画从运动提升制度,画家地位提升到一定高度;元文人画复古风气。赵孟頫提倡古意, 复唐绘画,元四家绘画从之发展与后世的继承;明清代文人画鼎盛;近现代文人画衰败消失。(通过历史的进程来清晰的展现文人画发展。使学生对文人画的历史有一定了解。使得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同时,能对于近现代文人画消失表示惋惜。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缺失感到遗憾。)

3. 人画的题材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 4. 论:为什么古代的文人要以这些题材入画?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尤盛。

中国古代文人画不拘泥于形体、线 三、精神内涵: 1、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人精神

条、色彩、笔墨等,特别注重画外画、景外景、意外意的审美意向。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性、人际关系的伦理性。或

超逸旷达,或含蓄内敛,彰显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智慧。

2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重意 文人画重简 文人画重笔墨情趣

四、课堂小结: ,多、渔单的

写意,笔墨情趣跃然纸上,抒发他们内心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心灵感受。或超逸旷达,或含蓄内敛,给 人以深刻思考。彰显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智慧

五、课堂练习:1、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词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并不逊色于诗词,他的艺术作品对我国古代文人画影响颇深。文人画是指画中带有人文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下面对文人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文人画与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并列成为中国画的题材B.文人画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Q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