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教育】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欢迎阅读!

【心理教育】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导读]察觉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可以让爸爸妈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长期来看还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要正确解读或对待孩子的情绪并不容易,这必须基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以及尊重孩子心理和情绪的意愿。然而,当爸爸妈妈蹲下来倾听孩子们各种不安的情绪时,他们感到有点无能为力,因为孩子们流露消极情绪的方式真的是变化无常的! 1、不要忽视看似无足轻重的情绪
在和孩子们竞争玩具时,小石不小心被碰了一下。他的胳膊上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小记号。小石捂住自己“受伤”的手臂,为母亲哭泣。妈妈看到小石很伤心。她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小冰块,用布包好,小心地盖住小石“受伤”的手臂。
编辑解读:也许有的妈妈会觉得: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尤其是这样对待男孩子。其实,小石的妈妈当然知道手臂的伤势没有那么严重,冰块的作用不在于治疗手臂,而是告诉小石:妈妈知道他伤心了,借此平复孩子有点受伤的情绪,当然如果妈妈觉得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后面加上一句:“小男子汉应该坚强一些,就算受点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给他一个拥抱或一份零食
晓雷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突然听见儿子坐在客厅的地板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嘴里念叨着:“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不要我了。”晓雷解下围裙,把儿子抱到沙发上,搂着他说:“君君觉得妈妈不爱他了,真可怜啊!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伤心的。肯定是妈妈刚才忙得忘了君君,妈妈给君君泡杯牛奶好不好?”
编辑解释:有时候你不需要太多的口头解释。当孩子感到被忽视时,把他抱在怀里,亲吻并拥抱他。如果你能给他一些他喜欢吃的零食或饮料就更好了。 3、借助“艺术创作”舒缓情绪
一天,梁亮发现她最喜欢的小乌龟本奔突然停止了移动。她的父母告诉梁亮,小乌龟已经死了,并带着梁亮去找一个埋葬本奔的地方。梁亮似乎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一直很沮丧。妈妈给了梁亮一支笔和一个小笔记本,对梁亮说:“如果你想做傻事,就把它画下来!你可以把你想对它说的话写在纸上。”
编辑解读:小朋友高兴的时候可以用画笔一展绘画才能,不高兴的时候也能借助画笔抒发心中的不快。有时候,再多安慰的话也比不上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画画、捏泥、剪纸、拼图等等。所以,家里备着铅笔、蜡笔、水彩笔、橡皮泥、大大小小的纸张是肯定能派上用场的,小朋友不仅能化悲痛为力量,创作出一件件小小艺术品,而且还能让爸爸妈妈暂时解放一会儿呢,不过前提是孩子肯自己玩。
4.适当的鼓励和鼓励
晓峰已经参加游泳培训2个目了,可他居然没有下过一次游泳池,原因是他很怕水。无论教练怎么保证游泳没有危险,晓峰就是不相信。每次训练回来,晓峰都要对妈妈说自己害怕极了,担心掉进水里没人救他。刚开始晓峰妈妈都表示理解他的担心,并让他先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学习的。可是2个月后她发现,晓峰的担心一点都没有减少,永远是坐在岸上看着别人,而且他丝毫没有尝试的打算。最后她打算找晓峰好好谈谈:“妈妈知道在水里的感觉有点怕怕,学游泳也不简单,但是你看别的小朋友在水里也没事啊,教练叔叔会保护你的,而且如果你大胆一点,挑战一下自己,说不定就学会了呢,那样妈妈会为你骄傲的。”
编者释义:尊重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包容、无原则的满足和宽容。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他们沉浸在消极情绪中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O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