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读后感

2022-08-16 10:2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问答,实施,儿童,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读后感





《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的在各领域的目标上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与视点。比如艺术领域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吗?艺术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被禁锢,是因为范画的原因还是教学方法的原因?这点对我们有很大启迪的。通过《指南》实施问答的学习,这种意识更强了,会根植于思想。

爱华老师提到了指南中的四个“不”,即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内容方法统一的,千篇一律的进行训练,扼杀其幼儿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成人的意思强加给幼儿幼儿需要时再给予需要、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比较的弱,个别孩子的手指肌肉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老师一定要以正确的、正面的方式进行引导。我首先要引导孩子认识一些基本的颜色“红、黄、蓝”三原色,这些颜色在成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可对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的,他们接受着不同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再加上自身的发展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班



1 2


级里总会有一部分的孩子已经认识这三原色,甚至更多的颜色了;有一部分孩子只记住的一种颜色或是受家庭影响,成为自己喜欢一种颜色;剩下的一些孩子可能对颜色不认识。这时我们绝不能以机械的认读方式让幼儿记住颜色,千篇一律的训练式教学这只会使幼儿失去的学习兴趣,失去孩子对美术的热爱,同时也影响幼儿想象与创造。

我们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颜色 ,例如“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虽然有的孩子能说出自己喜爱的颜色,但是可能还比较模糊,那么当他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上来找找颜色,对他喜欢的颜色进行一个巩固,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赞美孩子的穿着,引导孩子从自身了解一些颜色。结合区角类的游戏引导孩子认识颜色,比如:把相同颜色的雪花片放在同一个篮筐里,或与篮筐的颜色相匹配,或老师参与游戏。比如老师想拼插一面小红旗,谁能帮我找到红色的积木。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玩游戏的愿望,又可以从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可谓玩中学。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只有感知真实的事物,才有助于经验积累。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某些知识时,首先需要我们老师对孩子做一个基本的观察和了解,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有所收获。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Et.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