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耳草的药用价值及药用附方》,欢迎阅读!

地耳草的药用价值及药用附方
地耳草是我们常见的中药,拿来做药具有很不错的药用价值,你想了解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地耳草的药用价值和药用附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耳草的药用价值
【别名】田基黄、田基王、小田基黄、黄花草、黄花仔、对叶草、七寸金、细叶黄。
【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全草,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鲜用1~2两,干用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地耳草的药用附方
1、治传染性肝炎(有黄疸和无黄疸型均可):地耳草二至三两,水煎服,每天一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痧症吐泻:地耳草一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痢疾:地耳草五钱,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一两调服。(《江西民间草药》)
4、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地耳草一两,水煎服。疳积泻加鸡肝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喉蛾:鲜地耳草七钱至一两,捣烂,同凉开水擂出汁服。或干草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6、治疹后牙疳:地耳草五至六钱,捣取汁,和人乳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7、治湿疹:地耳草适量,煎水洗。(《江西民间草药》) 8、治疱疖肿毒:地耳草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9、治跌打损伤:地耳草五至八钱,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一小时,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10、治毒蛇咬伤:地耳草五钱,天胡荽一两,青木香五钱。水、酒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1、《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2、《质问本草》:涂火毒,消阳症结疽。
3、《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泄泻,刀伤用良。 4、《岭南采药录》:去硝黄火毒,敷虾箝疮,理跌打、蛇伤。 5、《福建民间草药》:活血,破瘀,消肿,解毒。 6、《南宁市药物志》:清内热,治眼疾。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消肿止痛。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疔肿痈疽,毒蛇咬伤,跌打扭伤。 地耳草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用干草制成浓煎剂,成人每日用生药1.5两,小儿1岁以下3钱,1~3岁5钱,3~7岁8钱,7~10岁1两,10~13岁1两2钱。煎液加糖分2次口服,连用20天。
治疗成人急性传染性肝炎91例,达到治愈标准者61例;治疗小儿黄痘型传染性肝炎21例,服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尿现象,凡有发热的病例均在1周内退热,呕吐、厌食等症状的消退较满意,约一半病例在10天内黄疸消退,但肝功能检查的改变不大,肝肿回缩亦不够理想。治疗中未发现副作用。
曾用全草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治疗儿童急性传染性肝炎100例,每日1次肌肉注射2毫升,14天为一疗程,必要时用2个疗程。结果显效95例,好转2例,无效3例;对81例迁延性肝炎及15例慢性肝炎,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次,辅以维生素乙、丙,有效率约70%。田基黄注射液对肝炎的各种症状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7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