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团学工作模式——以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为例

2022-10-21 02:2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团学工作模式——以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为例》,欢迎阅读!
团学工作,校院,长沙,管理模式,理工大学
浅谈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团学工作模式——以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为例

作者:郑忠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5



郑忠辉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摘要: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全面施行,对团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创新导向,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团学工作如何在能力培养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园两级管理;团学工作;能力培养;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19-02

长沙理工大学自2012年起在各二级学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旨在创新管理模式,给学院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和发展平台。团学工作既面临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挑战,也面临工作对象的挑战,肩负着引导青年、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重任。物电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团学工作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通过多途径搭建创新平台,探索创业实践新模式,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以科技创新、考研动员等带动学风建设;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优良学风等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团的自身建设,营造良好学风环境

1.全面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以“五四”、“七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在各团组织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广大青年的头脑,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和借阅量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质,在全院团员中营造一种崇尚学习、勤于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快乐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组织党团知识学习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团组织、学习型团干部和学习型团员。

2.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学生干部学习党团知识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采取学生干部座谈、讲座、研讨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干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学生干部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学校举办的青马培训班和未来管理者培训班,通过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认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干部培训,以此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组织协调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初具规模

1.以“两节”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为载体,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两节”活动的开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风建设,突出了育人功能。“两节”活动涵盖科技人文素质、艺术、体育等,内容丰富多彩,吸引力强,学生参与面广,为学生营造勤学进取、崇尚科学和培养技能的氛围,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2.以讲座为载体,活跃学术气氛。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举办讲座活跃学术气氛。我院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10余场。学院分团委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讲座,专门成立科研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发布校内外的学术讲座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共发布科研讲座信息200余条,有近500人次主动听取各类学术报告,对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人文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3.竞赛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学科知识竞赛和培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由教务处、团委和我院共同举办的“物电杯”电子设计创新大赛成功举办了九届,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吸引了省内一本高校学生和企业的青睐,成功搭建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我院举办的大学物理竞赛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提供了平台。

近三年来,我院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的有40余人;省级竞赛奖励的有100余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项。我院分团委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科技动先进分团委”。

4.以科研科技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分团委每年都积极宣传和动员学生申报科技立项,学院也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科技立项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平台,学生们通过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调动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近三年来,我院学生获批大学生研究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4项,省级4项,校级20项,本科生发表论文31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

5.以就业创业技能训练为载体,造就学生的就业实力。通过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和竞赛等,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职业技能与创业能力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我院分团委积极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和模拟招聘会,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通过与就业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

6.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长学生的见识和才干。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年暑期我院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还组建三支社会实践团队,每年都有团队荣获校级优秀团队,学院也多次获优秀组织单位。我院还邀请优秀团队成员报告实践心得和体会,扩大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影响,巩固了成果。

三、以学风建设为抓手的机制初显成效

1. 加强人生观和学业规划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做好学业规划和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把远大理想与勤奋学习结合起来。定期邀请班导师召开专业介绍会、选课指导等会议,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情况,树立学习目标。分团委负责定期举办学习竞赛、考研就业等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学生分享经验,引导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指导低年级学生及早做好学业和就业规划。

2.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学院学风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全力支持,为了方便学生自主选题、联系科研指导老师,分团委编纂了《物理电子科学学院教师科研信息手册》,内容涵盖全体教师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科研课题等。全体教师也本着奉献意识积极指导学生,全院呈现出“学生主动找,老师主动教”的良好局面。广大教师在指导学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eC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