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睡眠

2023-01-08 07:53: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之睡眠》,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睡眠
中医养生之睡眠

睡眠养生,就是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保证充足而适当的睡眠时间,以尽快恢复机体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之睡眠,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之睡眠

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

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13)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睡前可吃一点养心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子时睡觉最重要

1. 时辰:子时,又名夜半、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 对应时间:2300 -0100 3. 对应经络:胆经

人们在子时睡觉是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晚十一点,生机已起,以免伤胆而不要再进食。

如果说晚饭吃得过饱,在子时就不容易入睡而失眠,即“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了很多东西的话,那么元气和所有的气血都要用来消化这食物,所以阳气就不能顺畅地运行到头上。中国古代养生甚至要求我们“过午不食”。为什么到晚上要少吃呢?上午是太阳刚


刚升起的时候,阳气可以化万物。所以,在上午的时候,吃多少东西都没有关系,因为人体内部的阳气可以把这个食物都消化掉。而等到晚上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一派阴霾之气,这就是阴气。而在子时这个时候,任何东西都是不容易化开的。所以夜晚要少吃些东西,本身就不容易消化,而且严重的还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夜里十一点到一点之间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人说夜里十一点到一工作质量是最高的,实际上你用了人体最宝贵的东西,用生命来换工作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晚上十一点以后还不睡觉,慢慢地就会出现失眠的现象。所以,大家在晚上十一点的时候一定要睡觉,因为这个时候养的是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如果这个时候不休息,阳气没养住,就会耗散最宝贵的生机,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中医养生睡觉戒律 1: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

在少林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2:睡时宜一切不思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最后化为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入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源于入睡时有挥之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TD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