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实中绘本教学的问题和误区 -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欢迎阅读!

现实中绘本教学的问题和误区-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
绘本作为一种故事读本,其优美的图画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眼球,深受教师和幼儿的喜爱,通常被用做语言活动中,然而,在日常的绘本教学中,却常常走入一些误区:
1、日常绘本教学中,教师对于绘本的内容缺少全面的分析,无法筛选出最合适的绘本进行绘本教学,常常出现偏重故事内容讲解或偏重看图说话讲述的现象,形式单一,无法提升绘本教学的灵活性,不能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导致绘本教学的效率降低。 2、绘本教学中,教师常常不明确绘本的教学目的,通常把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作为绘本教学的唯一目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往往将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绘本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 3、日常绘本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度追求对绘本的"教育价值",使得目前我们的绘本阅读还一直处在"低端阅读"和"功利阅读"中。所谓"低端阅读"就是我们平常的共读时,总是快速、简单地翻读一遍,读完了事,没有讨论的过程,不给孩子发表自己对绘本的
1
理解的机会,不关心孩子阅读后的感受,即使交流,也是简单交流几句,更多指向于幼儿是否明白故事的情节,而忽视幼儿主体化的情感体验。所谓"功利阅读"就是期待读完一本书就要立竿见影地看见某个效果,总是强调孩子在阅读完绘本故事后学到了什么?认识了几个生字?理解了几个词语等等,殊不知,这种"功利阅读"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把孩子当作了被动的接受者,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不喜欢阅读,甚至讨厌阅读,害怕阅读。
4、在角色的定位上,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无论是故事的导入,还是在整体的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明确幼儿的需求,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处于"高控"的状态,教师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总是一种指导者的状态,幼儿不能积极参与,教师就有唱"独角戏"的现象。
5、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单一,要么是对故事的回忆性提问,要么是对绘本文字的提问,教师因为怕孩子天马行空的思想影响教学秩序,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回答往自己心目中的答案上引导,因此孩子的回答往往存在回答方式单一或者统一的现象,不能充
2
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不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绘本阅读氛围,形式过于呆板,无法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长久下去,会影响绘本教学的长远发展。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