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词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赏析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作者是 。我们还背诵过他写的七律名篇《 》。(2分) 2.诗中的“天山”代指 (2分)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年”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早年的从戎生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 C、“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
D、“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4.对整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是作者晚年隐居以后写的,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感情的作品。 B、本词的感情起伏,跳跃极为明显,特别是回忆和现实之间形成对比。 C、“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句是作者想象中的边疆战斗生活。 D、词反映的是作者虽备受打击并已年老体衰,但仍不忘国事的心情。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A.开头两句,描写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2分) 2.下面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的风来得突然,还稀稀落落的下起了雨。该句交待了担忧园中海棠的原因.
B.“试问卷帘人”中“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C.“却道海棠依旧”中“却”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对海棠的担忧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及怀疑,又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回答时的漫不经心。
D.“小令写法别致,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意境层层叠进,表达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
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杨花雪”是指 .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 C。“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3.对曲子理解、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离情别绪的曲子。
B.词曲的情感全蕴含在心理和景物的描写之中。 C.全曲自始至终写的都是主人公对外界的感受。 D.本曲的语言通俗浅白,但情意却非常深切。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 (2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渴望重回沙场的心情。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将士的英勇。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作者已经拥有了为国建功的美名。 D.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虚,虚实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3.对整首词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词是作者送给挚友陈同甫的,充满爱国主义情感。 B.本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形成强烈对比,结尾句尤为悲壮。 c.词中有“赢得生前身后名”句,可见作者功名思想严重。 D.词作说明作者虽感到壮志难酬,但仍不敢忘却国事。 4.对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理解错误一项是( ) A.词句描绘了边塞火热的场面和战斗激情。
B.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军中奏响了战斗乐曲。 C.词句正面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士兵们冲锋陷阵出击杀敌。 D.词句写的是士兵们正准备在沙场上接受检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词中“暗香”指的是 。
2.对句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句描绘了观灯的女子熙熙攘攘,词人对此很厌恶。 B.“蛾儿雪柳黄金缕”写了三个不同装扮和服饰的观灯妇女。 C.写笑语欢快的观灯者,是为了反衬后文“那人”的寂寞孤独。 D.词句写的是元夕晚上美女如云,作者对此由衷赞美。 3.对整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写景,写了热闹非凡的元夕夜晚的景象。
B、下片所写,尽是元夕之夜那些服饰华丽的观灯女子的音容笑貌。 C、“宝”“凤”“玉”等丽词的使用时为了写出元夕夜的繁华。
D、作者描写孤独美人,是在抒发自己自甘寂寞、不同流俗的志向。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词中“红藕香残”的意思是 。 2.本词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她是 派词人的代表。“一剪梅”是这首词的 。
3.对这首词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语句明白、浅显的词,但是蕴含的感情是真挚的。 B.本词倾诉了别愁之苦,诉说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C.词中的“无计”“才”、“却”等词语用得真切而生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M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