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看待民科-薛红盼(201828004614001)》,欢迎阅读!

“民科”该如何对待
薛红盼(20182800461401)中国科学院青海湖研究所
谈到民科,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何为“民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田松曾这样定义:“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的人” [1]。这些人都有着对科学富有极度热爱,有时陷入近乎执拗的热情,他们未曾受过基本专业的训练,也不想去接收科学训练,拒绝接收同行评议,拒绝接收一些从专业领域出发的批评。而与之相对的“官科”,则是指在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任科研职位的科研人员,通常有科研领域本专业博士学历,或科研领域本专业高级职称。具有这些高级职称的科学家,他们是在校学习,一步步进入科学殿堂的,他们的研究多从现有的理论出发,在科学成果向社会的转化产出上,并非很快完成的,存在着研究与应用的时间差。这就是“官科”与“民科”的巨大区别。
然并不是所有的“民科”都会这样的执着,他们之中也不乏有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在一些科学研究和发明中具有科学实用创新,他们跟“官科”一起奋战在追寻科学真理、探究自然奥秘的道路上,他们对于科学的浓厚兴趣、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准确把握,对于科学真理执着等方面值得我们某些“官科”学习,如果我们单单从他们的出身,受教育的程度,科研能力的强弱等方面去评判一个“民科”,这就会显得太片面,会让大部分人产生误解,也会让我们不尊重这些人。举一个例子,曾经本人在大三实习时遇见一个所谓的民科,他对于我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实习生,他的实际操作能力,辨别一些矿物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我们带队的老师,然他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全凭自己的钻研和实地考察不得不令人佩服。
此外,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民科”做的不如人意,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其扩大化,将他们的一些理论奉为真理,践行他们的伪科学理论,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对的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更好的发展下去,错的应及时给予他们纠正,让他们不要在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针对错与对的评判需要我们这些“官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来,不能视其不语,应树立该有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在 “官科”与“民科”的交流方面,“官科”和“民科”都应该放下自己“面子”,积极交流,不相互设立禁区,限制相互间的来往,各自的研究成果应该相互拿来分享,接收对方的检验和实证,共同达到双赢,以便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创新方面,形成“官科”与“民科”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白竟楠. “官科”眼中的“民科”[N]. 北京科技报,2017-05-22(0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3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