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

2023-01-16 14: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欢迎阅读!
家访,指引,中小学,教师,工作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

家访是促进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的重要方式。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落实中小学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家访工作成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美好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特制定本指引。

1. 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实施,由德育处(政教处、学生处,下同)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等组成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家长学校作用,以“一校一案”为基本原则完善学校教师家访制度,因地制宜落实教师家访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教师家访工作交流,总结提炼区域家访工作典型案例。

2. 实行全员家访。家访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实施,任课(配班)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助参与,分管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助力参与。

3. 创新家访形式。入户家访是家访活动的主要形式,具体可以采用“一对一独访”“多对一联访”等方式。根据需要,也可通过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家访。学校要保障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



- 1 -


4. 灵活安排时间。家访应以寒暑假为主,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如遇突发情况,可酌情安排。

5. 关注重点对象。原则上三年内对每位学生入户家访一次,重点关注新生、新接班的学生、特殊情况学生等三类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下列情况应重点开展家访:家庭出现变故,学生情绪有明显波动或者冲动,成绩有明显变化,生病或发生伤害事故,亲子、师生、生生间出现冲突等情况。

6. 明确家访任务。(1)新生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结构、研究习惯、亲子关系、学生在家表现及生活习惯等;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沟通渠道、学校活动、教育教学安排、助学措施等。(2常规家访主要交流家庭情况的变化,学生在校的研究习惯、心理状况、思想品德、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注重交流家教育理论与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3特殊家访应以解决问题和帮助学生为主要任务。

7. 加强过程管理。家访前,教师需要与家长协商确定家访时间、地点与内容,临行前再次向家长确认或告知;同时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家访目的、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耐心平和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探讨、协商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共育合力形成。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档案并上报关键信息。学校应指定人员汇总相关信息,做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S3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