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蒹葭注音及释义》,欢迎阅读!

Jiān jiā
蒹 葭
《诗经·国风·秦风》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uāng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一 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cháng 溯 洄 从 之, 道 阻 且 长;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 葭 萋 萋, 白 露 未 晞.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湄.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jī
溯 洄 从 之, 道 阻 且 跻;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蒹 葭 采 采, 白 露 未 已,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涘. sù huí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yòu
溯 洄 从 之, 道 阻 且 右;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沚.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蒹葭》是《诗经· 秦风》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写景,后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爱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作者又以秋水的描写连接思念之人的深情。秋水盈盈,似乎是相爱者之间的脉脉深情;盈盈秋水,又是意中人顾自生盼的眼睛。秋水牵动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环境中的深情流露,又是痴情者的独特感受。
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心情,使抒情不断加深。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深色状。 伊人:那人。 方:旁一方,即一旁。 溯洄: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求。 阻:险阻;崎岖。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晞:干。
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跻(jī):高起、登上高处。 坻(chí):水中小沙洲。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停止。 涘(sì):水边。
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g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