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福建省厦门市洪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欢迎阅读!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知识链接】
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牛汉抒情诗选》等。《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使用说明】:A层完成所有题目,B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C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
1、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预习导学
迢迢( )晾晒( )掺和( )( )马鬃( ) .....泪水盈眶( )( )哄堂大笑( )挎着( ) ....
2、梳理情节:
—— —— 3、理清结构,划分段落:
4、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什么,它为什么令我一生难忘?
5、写出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6、“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
学习研讨
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7、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地补述了他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什么“出息”?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交待?
8、“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精读精练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
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9、为何“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10、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11、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12、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13、父亲又为何要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m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