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3-01-14 02:0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欢迎阅读!
学龄前,兴趣,培养,儿童,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赵明

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35

要:图书馆开展学龄前儿童阅读指导工作时,首先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就是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必须从学龄前开始。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阅读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77-01 1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

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阅读空间,是图书馆开展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基础条件。儿童阅览室在环境布置、功能布局、藏书配置上都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激发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我们馆的儿童阅览室借鉴韩国儿童阅览室的布局:在环境布置上,采光充足、宽敞舒适,卡通式的装饰色彩鲜艳;适合儿童身高的阅览桌椅造型新奇又舒适耐用,把儿童阅览室装扮得五彩缤纷。在功能布局上,儿童阅览室集典藏、借阅、导读、游艺为一体,构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阅读活动空间。室内根据动静程度进行适当的功能划分:阅览区实行开架借阅,孩子们可以随意索取书架上的图书;游艺区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娃娃、各种智力拼图、套圈等玩具,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样的儿童阅览室让孩子们在阅览图书时没有任何压力,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自由、轻松、快乐:他们有的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的趴在地上翻着图书,有的和妈妈坐在地上听妈妈讲故事,有的坐在桌子边上认真的翻着图书,这样的阅览环境,深深的吸引着孩子和家长,他们只要有时间就来到儿童阅览室阅览图书,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儿童阅览室成为了孩子们读书的乐园。 2 开展亲子共读,提高阅读的乐趣

对儿童来讲,认知力、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都意味着阅读能力的加强。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所形成的阅读活动,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参与配合,对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家长与宝宝在情趣盎然的阅读中、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满足孩子听故事的需要、开发智力的需要、培养阅读兴趣的需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还实现了长辈和孩子之间亲情的交流。

我们与到馆的儿童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发放资料让他们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阅读的特点和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鼓励家长们在休息时间多领孩子到图书馆来,感受图书馆的氛围,为孩子的阅读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家里,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们把书中的故事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在讲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编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

3 开展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儿童参与阅读的兴趣 3.1 利用图书馆活动周开展阅读教育

图书馆活动周是图书馆开展的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书活动中的一项系统化、多样化、经常化的教育方式。

图书馆活动周期间,我们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到馆参馆少儿阅览室。我们将幼儿最喜欢卡通图书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吸引他们去翻阅它。还把书里面动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导他们去阅览。同时我们还教给他们图书最基本的知识,教他们学会辨别一本图书,哪是封面,哪是封底,引导他们识别书页的标识符号,从而激发他们对图书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能力。

3.2 结合幼儿阅读特点实施阅读教育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色彩鲜艳、构图精美的画册最能吸引他们,稍大一点的已具备一定的言语能力,好奇心极强,开始识字,可看懂以图为主的图书,他们的生活内容以游戏为主。因此,少儿阅览室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阅读活动,如让孩子们自己来讲故事。我馆定期开展故事大王比赛,孩子们自愿报名,上台讲故事,由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孩子们为了登上故事大王这个舞台,在家长的指导下看书,背诵故事,很多孩子从最初的语无伦次,到后来成为讲故事小明星,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训练了思维,还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自信心。有时通过限制故事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如奥运会的金牌英雄,让孩子们在看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体育知识,还无形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故事大王比赛使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由此爱上了读书,成了图书馆忠实的朋友。

3.3 开展各种游戏式的活动来实现阅读教育

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学龄前儿童来到图书馆,并在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我馆的儿童阅览室开展的活动包括绘画、讲故事、朗诵儿歌、智力拼图、走迷宫、手工制作等形式。这些活动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动静结合,使他们在游戏中学识字,在故事中找书读,在儿歌中练语言,在玩乐中激发阅读兴趣。如手工折纸活动和学画画活动,我们利用馆藏中找有关手工折纸和画画的图书,学习书中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内容并手把手教给孩子们,通过儿童活动时激发的兴趣,再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己喜爱的有关图书,以指导他们正确阅读。

4 开展图书外借,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起,为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让幼苗茁壮成长,启蒙教育必不可少。而幼儿园的老师正是肩负这一重任的耕耘者。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需要用大量的阅读资料。但很多幼儿园的图书并不十分充足,尤其是那些民办幼儿园,因此为学龄前儿童服务势在必行。送书上门,既为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享受精美的物质外,再增添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为幼儿园孩子送书活动,我们把幼儿园的孩子领进了图书馆,让他们不出门也能看到多种多样的图书,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也通过为幼儿园孩子送书,扩大了馆外读者群,也大大提高少儿阅览室的图书使用率。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多是单亲或者无亲的学龄前孩子,没有父母的关爱,更缺少正规的学龄前教育。图书外借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从书中能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感受亲情,真正体会图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受阅读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少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建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多方的关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阅读的传统教育,但是当代中国少儿阅读的开展还存在着大量不利因素,阅读环境与氛围的缺失,导致我国学龄前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存在很大的差距。开展学龄前儿童阅读活动,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图书馆少儿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我们会重视少儿阅读,努力为学龄前儿童打造阅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何婉莘.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儿童图书馆的早期阅读教育[M].少儿图书馆,20069. [2] 李兴红.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J].消费导刊杂志社,20104. [3] 李秋英.儿童图书馆低幼读物的利用[M].少儿图书馆,2006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HHK.html

相关推荐